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管理技能>高层管理 > 国学智慧:卓越领导之道

国学智慧:卓越领导之道

国学智慧:卓越领导之道 - 授课老师

国学智慧:卓越领导之道 - 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诞生了管理这门学科,在那个资源丰富、商品匮乏、需求旺盛、市场尚未成熟的时代,管理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了商品通过非技术性劳动者的双手又快、又多、又好地产出并流向市场。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企业原先那种靠管理来保持稳定、统一、进行专业化分工作业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越来越需要管理者发挥一种影响力,去推动那些具有多样化技能的知识性工作者进行协作与创新,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而这种影响力必须通过“领导”才能实现。尽管时代在呼唤“领导”,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管理过度,领导不足。其实,西方的学者和管理者们自二战以后便已察觉到这个问题,并且将研究的视角从管理转向领导,随之诞生了领导特质、领导行为、领导权变、领导魅力、领导变革等一系列领导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无疑为领导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它们的共同缺陷是只着重于现象的描述,囿于一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尽管当今最前沿的研究已发展到以价值观为导向的领导力理论阶段,但是该理论没有告诉我们领导者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应当建立怎样的价值观培养体系。由此看来,我们迫切需要对自身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得出领导学本质人性规律的揭示,并最终找到一条普适性的、易知易行的领导学成功规律。然而,面临当前浩如烟海的领导力理论,却让人无所适从,迷失了方向。这正如斯图尔特·克雷纳在《管理百年》中写到:“虽然目前管理者们都渴求清晰、不模棱两可的信息,但他们现在却得不到。他们浸淫在讨论如何创造国际化组织的报告和书籍之中,但他们还是不停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在对大型国际化公司进行详细的案例研究之后,我们得到很多知识,但却都是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到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结果真如克雷纳所说的那样:管理只有永恒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圣哲们却认为,确实有这么一条修齐治平之道可以让我们认识和把握。只是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断档和肤浅,导致了我们对圣哲思想的忽视与偏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最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一个经历了千百年考验并至今还在广为流传的思想,如果不具备内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那它一定无法源远流长。毫无疑问,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领导哲学在当今的管理实践中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课程特点】:该课程以儒学(兼具道家)智慧为根基、以西方领导力理论为架构、以历史典故和现代企业案例为佐证,具有道术兼备、古今相合、中西融会的特点。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想发展自身领导能力的各领域高阶人士

【课程价值】:该课程被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管中心定为干部培训必修课,在浙大政府及企业干部培训课程系列中被评为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

    1、彻悟领导智慧的从入本源

2、把握领导智慧的根本大道

3、修持中和平淡的领导心性

4、修炼中道而行的领导艺术

【课程大纲】:

第一讲:领导本源

1、打牛与打车的启示

2、管理者对领导犯下的两大错误

3、领导人与管理人特质的四维度对组织的影响

4、西方领导力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5、东方领导智慧的本质内涵

第二讲:领导之道

一、守正之道

1、领导成功的根本目标

2、哈罗德·孔茨的领导力描述

3、孔子关于领导成功的因果论

4、匡正人心的领导基础

5、子帅以正的领导法则

二、忠恕之道

1、恕道的本质内涵

2、恕道的推己及人

3、忠道的本质内涵

4、忠道的立人达人

三、明德之道

1、西方关于领导影响力源泉解析

2、领导者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

3、儒家对领导影响力源泉的揭示

4、道家的四等领导力划分

四、安人之道

1、领导安人的“五美”大道

2、导致下属不安的“四大恶行”

第三讲:领导艺术

一、中道的本质内涵

1、从艺术到领导艺术

2、中道的领导艺术

3、中道的本质内涵

二、易经的贵中戒过

1、易经的贵中精神

2、乾卦的中道法则

3、坤卦的中道法则

三、中道的持经达权

1、中道的四等智慧

2、持经达权的四大准则

四、执两用中的艺术

1、阴阳之道的体悟

2、阴阳和合的大道

1)管理与领导的阴阳

2)对事与对人的阴阳

3)理性与感性的阴阳

4)刚性与柔性的阴阳

5)严厉与宽松的阴阳

6)法制与德治的阴阳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