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企业经营>商业模式 > 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

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

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 - 授课老师

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 - 课程简介

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

卫星城、组团式、串联式、葡萄串式,新市镇、田园城市、产业新城、产城融合。。。。。。

这些全新的城市模式对于传统住宅开发商是一个新名词,对于过去自称城市运营商的商业地产和郊区大盘开发商更是无从谈起。华夏幸福基业的成功激励了大量企业去朝这个方向观望,中国地产进入更加复杂的后半场,转型成为行业共识,但是究竟这些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和传统开发有什么区别?传统地产商的组织、资源能否应对这种复杂体系?

张飚老师自2002年涉足产业地产,主持了多个国内知名新市镇、区域产业综合开发,也是著名的产业地产专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各种模式,包括产业新城、卫星城等均有深厚的理论和实战经验,早在2013年张飚老师就在北大清华等院校开设房地产转型课程,并一再指出14个主要城市必然暴涨,同时因土地枯竭而导致大量开发企业必然走向转型,产城融合之路:产业新城开发系列课程就是根据目前转型需求而设立的新的课程,通过丰富的理论基础、详尽的政策通路、欧美方面的可比选道路、大量新鲜的案例和开发模式,来详解产城融合和产业新城的开发模式。并介绍大量实用模式和可靠的各类资源。

课程大纲:

一、 从城市化到城镇化

1、 城市化是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不变的经济增长基础模式

2、 2013年作为起始元年,传统城市化模式崩溃,园区地产+住宅房地产+商业地产的三位一体的城市化模式彻底丧失空间

3、 中国对美式城镇化的全面学习

4、 组团的细胞构成

5、 组团到新市镇、卫星城

6、 卫星城到产业新城的出现

二、 产业新城的职能

1、 四位一体的产业新城结构

2、 从一级土地到基础设施到产业园区到公共服务的跨越

3、 习.大.大二鸟论的城市开发模式

4、 产业新城的功能细分

5、 产业新城开发与传统地产开发的差异:私人产品经营与公共产品经营

案例分析

三、 产业新城的基础设施和TOD

1、 城市的核心功能演化

2、 交通系统的进化

3、 从微循环到拆墙

4、 TOD的导入方式

5、 TOD的建设模式

案例分析

四、 产业新城主导产业和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

1、 园区盈利模式详解

2、 产业链到创新链的设计

3、 产业发展线路图构造的产业资源重构

4、 从产业规划到产业落位

5、 项目和资金

6、 长板理论应用:专精特优园区与双创园、孵化器与加速器

案例分析

五、 产业新城的最高等级资源:公共服务

1、 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

2、 区别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

3、 公共服务职能的建设模式

4、 公共服务资源的导入方式

5、 平台职能的建设

六、 新城整体开发的企业与政府合作模式

1、 政企民多元利益共同体的构造原理

2、 增量收益分配和存量收益分配

3、 政府产业新城标准制式合同详解

4、 各自收益在哪里?

七、 华夏幸福基业等国内产业新城开发模式详解

八、 传统企业向产业新城运营商转型之路

1、组织变革

2、资源配置

3、流程再造

4、平台构造

九、关键资源清单及推介

含主要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公共服务职能、主要金融机构、主要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介绍和对接。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