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企业经营>宏观经济 >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解读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解读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解读 - 授课老师

马晓青

马晓青宏观经济分析师

★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CARD中心)博士后 ★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 ★ 联合国发展项目署“上海、雅加达、胡志明市财政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 参与教育部“金融市场学”研究生教材编写。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近年在《国际贸易问题》《上海金融》《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江苏改革》等主流媒体和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参编著作数部。通过对国内外新的经济金融数据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未来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趋势和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详细]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解读 - 课程简介

一、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是主攻方向

(一)调整经济结构: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退二进三”:

1、两个产业要转为一般性产业

1)传统制造业

2)房地产业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2、三个产业要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

2)服务业消费升级

3)现代制造业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有三个层次:

1、产品服务的创新

2、商业模式的创新

3、技术创新

(三)调整开放战略:一带一路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产权保护问题有待进一步落实

2、提高政府信任度,加强简政放权的改革

3、生态文明改革势在必行

4、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二、金融监管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抑制资产泡沫

1、房价泡沫: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2、防范证券市场泡沫

1)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

2)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3)IPO速度快规模大

(二)稳住外汇

1人民币不能持续贬

2外汇储备不能持续减少

(三)稳住债务

1个人债务

2企业债务

3政府债务

(四)金融监管与治理金融秩序

1改革中由于规则未能跟上:灰犀牛

2、银行业务的合规性:表外业务与资管新规

3新技术的产生,引发的混乱区块链

(五)调整货币政策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

1、传统的货币政策

2、新型货币政策

三、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经济下行导致不良率上升

2、降杠杆导致利润下降

3、强监管规范性增强

4、证券市场发展挤压市场份额

5、互联网金融抢存款大战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轻型化 

1)资产做

2)负债做

3)成本做

2、金融科技

1)改造营销渠道

2)改变业务模式

3)改变风控模式

3、国际化

1)走出去开分支机构

2)一带一路投资项目

3)国际并购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