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企业经营>组织变革 >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兼并收购 拿地能力与优质土地获取实操培训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兼并收购 拿地能力与优质土地获取实操培训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兼并收购 拿地能力与优质土地获取实操培训 - 授课老师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兼并收购 拿地能力与优质土地获取实操培训 - 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地方政府说,给我棚改资金,我也能撬动楼市。20强标杆企业说:给“它”一个支点,它将撬动三四线城市住房市场!

过去,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只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减供应,二是涨房价。现在,还要再加一条:“增需求”。

2018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二线城市周边的新卫星城镇、三四五线城市特别是棚改城市,今年仍将是房企增长的最强引擎。商品房销售增速与城市化率提高变化节奏协调一致,与房地产企业的中长期拿地目标一致!

2018,“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松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大趋势下,房企要想实现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还是得主攻三四线!二三四线城市的地拿对了,地产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问题是:大家都看好的地块,往往特别贵;有的地块,虽然便宜,却往往前途堪忧,大家都不敢拿。

有一些地块,表面上看有一些问题,相对便宜,却可以通过努力,变成黄金宝地。拿到它们的房企,赚得盆满钵满。

什么样的土地具备这样的潜力?房企又如何把别人不看好的地,变成黄金宝地?

能拿到地的才算开发商,土地是房企的血液,我们开展的一切开发业务,都以土地获取作为起始点,没有土地,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房企的拿地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课程收益】:

1、让企业如何正确的拿地?分享土地获取经验;

2、拿地的创新模式和渠道有哪些?分享标杆地产如何从土地获取、前期策划、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在开发前期最重要的环节上突破;

3、各种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

4、兼并收购开发的风险点及解决方法如何避免?

5、拿地的奖罚如何去做?风险如何控制?

6商业地产的拿地实操法则

【学员对象:

房地产企业集团总裁、项目总经理及中高层管理者、房企及基建投资人、投资管理部、拿地相关的设计部门、运营管理部、前期策划和成本和约相关部门。

【课程大纲】:

一、房地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与决策

1.2018的房地产业的政策导向

2. 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土地获取等投资形势

二、房地产项目实现快速开发的整体环境分析与决策
1.一二线城市化和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开发机会
2. 中小规模房企未来5-10年战略定位和快速开发策略
、房地产项目各板块实现快速开发的策略解剖
1.企业投资战略的坚守和投资策略的调整

案例:某标杆地产未来3-5年投资战略和拿地策略

2.如何选城市--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案例:BGY的土地评价标准,某策划公司的看地法则

3.如何结合企业自身产品定位—“有所为和不为”

(1)土地投资的城市进入研究大数据分析与区域选择
(2)不同区域的拿地标准分析
(3)土地拓展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剖析
案例: LH投资战略和“三线”原则HD获取地块的“铁律”

、房地产项目前期拿地投资决策

1.企业投资战略和惯性

2.如何选城市--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3.企业自身产品定位—“有所为和不为”

4.前期投资测算定位和风险控制

1)静态测算或动态测算

 案例:标杆地产的开发项目“静态测算表 动态测算”

(2)标杆地产前期关注的经济指标类型解读

 如:IRR、NPV、 NAV、净现金流量、净利润率、获利指数等

(3)开发周期在5年、3-5年、3年以内的项目测算指标标准

5. 如何解读土地— “客户、产品与土地”

1)改变客户印象

 临界地块,通过混合产品改变印象

 略偏远的地块,改变参照系

(2)改变某一决定性的条件

 改变教育条件

 改变交通条件

 改变商业、服务条件

3改变客群定位 拿对土地,把房子卖给对的人

案例:如何拿地---房地产项目看地拿地操作标准及项目建议

6. 标杆地产基于“天时、地利与人和”拿地新法解读

案例:长沙空港城建设一级土地开发方案的启发

、当前房地产拿地模式创新及敏感点剖析

1.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

案例:特色小镇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及盈利模式最全解析

2.大盘开发的模式

案例:南京xx东城项目

3.刚需和改需项目的投资模式

案例:xx航天基地城旧改开发模式

4.一二级联动勾地项目

5.公租房、廉租房的投资模式

6.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的拿地模式

案例:恒大xx市的金碧天下项目

7.综合体投资盈利模式

案例:xxx综合体项目投资收益测算分析

、当前企业获取土地的新策略——兼并收购、合作开发

1.新经济形势下兼并收购研究

1)兼并收购决策依据

2)收购主体兼并基本流程

3)收购对价及支付

2.兼并收购模式选择

A.资产收购   

1)资产收购的概念及前提条件

2)收购流程、关键节点

(3)优劣势分析

案例:项目资产收购与股权出让的风险分析

B.股权收购   

1)概念收购流程

2)优劣势分析

3)基本原则和操作

案例:万科的股权收购方式及主要条款

C.国企重组   

3.合作开发模式

1)规范化联合模式    

2)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模式

3)以土地使用权投资模式  一方出地,一方出钱

4)整体产权转移模式

案例:项目开发合作模式(联合拿地或一方拿地,合作开发)

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尽职调查要素

 案例:尽调报告图表等

2)溢价处理

3)关键节点

4)风险控制思路

案例:某标杆地产收购上海某项目后评估

5税务筹划 

案例:土地获取9种模式财税风控

、投资体系专项奖罚制度

1.拿地专项考核与奖罚

2.报批报建专项奖罚

案例:标杆地产拿地奖罚节点设置与条款梳理

3.年薪制度

4.中市场规则与居协议

、投资拿地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

1.各种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

2.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和化解策

 案例:测算红线设置、土地储备量

3.项目后评价对风险管理和再投资的重要性

(结合后评价2-3个案例分析)

拿地能力的实操能力提升(5个方法)

2)、土地构成与分析

①房地产产品客户链的构成

②土地要素构成基础

③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流程

④以客户为导向的房地产开发流程

⑤土地投资决策关注问题

⑥土地投资决策的三个漏斗

2)、优质低价土地的认识

①优质土地的定义

②低价土地的定义

③各种容积率下物业排布的可能性

3)、拿地能力的竞争

①如何拿地?

②拿地问题汇总

如:主流土地获取方式非常规土地获取方式非常规的大规模拿地4)、拿地能力与提升

①拿地的基本综合能力

②拿地能力提升-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某快速成长企业自身能力的充分挖掘—区域深耕

5)、最佳拿地周期的确定 

①拿地时间性

②拿地周期性

十、商业地产的拿地实操法则

法则一:商业地产拿地选址的六大重要意义

1、商业地面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2、大投入的风险性

3、战略的需要

4、战术的需要

5、顾客的需要

6、土地储备的需要

法则二:科学拿地

1、拿地模式

2、拿地动力

1)、企业品牌战略

2)、土地储备战略

3)、企业公关战略

3、看地技术与价值评判

了解地块价值的六大尽调要领:

一、调查消费人口、消费群体、消费模式、购买力、消费偏好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二、调查目标地块的所处商圈(商圈比单个商业建筑的影响更大);

三、调查竞争者的分布、经营状况、租金状况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调查目标城市近期、远期的城市规划和商业规划;

五、调查目标地块的商业价值和机会点;

六、调查商铺置业者的投资购买力和投资心理。

法则三:拿地选址的五项考虑因素

1、客流是否支撑

2、交通状况是否支撑

3、商业环境是否支撑

4、地形特点是否支撑

5、城市规划要求是否支撑

法则四:拿地选址的六项策略

策略一:抓住聚客点

1)、判断最主要聚客点

2)、聚客点的形成规律

3)、聚客点的选择会影响商圈的选择

策略二:关注地块周围的人口密度

1)、为何要分析人口密度

2)、如何区分人口密度

3)、人口密度分析切不可掩耳盗铃

4)、人口密度可以反映出基础消费支撑群体的大小

策略三:选址还要选消费者

策略四:选址实际上是和竞争对手较量的第一个回合

1)、竞争的学问

2)、如何对选址地块的竞争对手进行评估?

3)、为何沃尔玛与家乐福2500米范围内“不见面”

策略五:5A选址

策略六:紧随地铁,扎堆商圈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