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管理技能>中层管理 > 王阳明心学研究

王阳明心学研究

王阳明心学研究 - 授课老师

赵志航

赵志航北京大学高管培训中心特聘教师

19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动机和情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课程一:国学大智慧(1-2天)课程二、阳光心态与情绪压力管理(1-2天)课程三、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方法(1-2天)课程四:高效沟通(1-2天)课程五、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打造(1-2天)课程六、幸福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1-2天)课程七、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1天[详细]

王阳明心学研究 - 课程简介

第一模块:“心圣”的心路历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一、立德——绝境中悟道

1、生而不凡

2、追风少年

3、牢狱之灾

4、龙场悟道

二、立功——破山中贼易

1、赣南剿匪

2、江西平叛

三、立言——破心中贼难

1、致良知的大学问

2、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第二模块:王阳明及其心学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其学说世称阳明心学,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立

    鹅湖之会——中国哲学史上的盛宴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本体论

1、王阳明心学是心本体论

2、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3、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对善恶的基本判断,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的;

4、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他立言的宗旨,强调心与天地万物想通;

5、倡导不受封建礼教束缚,主张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解放;

 三、“致良知”的认识论

1、“良知之外别无知”

2、“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3、“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四、知行合一的动机论

1、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3、心学只有一个工夫,即知行合一,不可分离。

4、通过知行合一,可以检验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5、通过知行合一,可以加深对知的认识和肯定

6、知行合一中行的目的是要克服那些“不善的念头”

五、阳明心学对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首先,王阳明把“良知”作为人心之本体。

其次,王阳明认为,人固有的“良知”常被人们的肉体所产生的种种私欲所遮蔽。

第三,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为一体,知行不分离。

第四、阳明心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这对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清醒的对症良药。

第五、王阳明“心即理”的本体论,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的自我超越提供了“以心为本”的思想导向。人生在世,一辈子可以赚多少钱、获取多高的职位、得到多大的名声,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外在因素,绝非一己。

第三模块:阳明心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用心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首先,对公司高管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事业心上。

其次,对公司中干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进取心上。

最后,对公司基层员工来讲,用心工作主要体现在责任心上。

2、用心强化公司内部的执行力。

一是要强化公司的预算管理,实行结果导向

二是要锁定责任,强化流程管理。

三是要强化节点检查,把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用心抓好公司的团队建设。

4、用心培育公司的企业文化。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的良知文化,其核心内涵就是要求我们:

一方面,要敬人,做到与人为善

另一方面,要敬业,要树立做好工作的坚定信念,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跋:张载教我们做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