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讲师,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十余年营销与企业运营经验,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曾于著名德资企业AGFA、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事营销及高管,深谙中外管理差异和人性背后的管理哲学,多年企业管理培训与咨询,逐步形成了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培训方法和授课风格。【课程特点】王大泓老师的培训四化原则在业内颇具口碑,并为很多同行所借鉴“内容本土化;方案系统化;方法工具化;操作简单化”,四化原则大大提高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培训转化率,受到众多企业的深度认可与赞誉。王老师授课风格诙谐幽默、语言犀利、见[详细]
【课程背景】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保增长”到“新常态”;从“扩内需”到“供给侧”;从“求基量”到“求质量”;从“资源型”到“创新型”等一系列调整中都会给国内各行各业带来相应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市场对作为国家“经济神经”的金融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现状看,我们很多金融组织的变革与调整速度与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其中有体制的问题,也有经营意识与思路的问题,也有内部管理以及人员意愿、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单从管理环境而言,这一变化会带给我们四个显而易见的变化:
1、 目标会越来越高。
2、 制度、要求会越来越细。
3、 考核会越来越严。
4、 任务会越来越多。
而这些变化会让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心里上越来越烦感。如果管理者没能很好的化解这些负面因素,将必然导致员工工作意愿下降,执行无力,归属感丧失,对组织毫不关心,导致组织发展缓慢。因此我们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也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升级。
那么有没有一种管理方法,可以帮助银行业管理者更加有效管理他们的同时,营造归属感,激活大家,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创造性的工作;使他们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使他们更快的融入团队,更默契的配合呢?《银行业管理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与模式升级》课程从组织、文化、人性、制度、工具、技巧等层面对银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提供具体的工具与方法,从而更有效的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营造良性的团队氛围,最终实现高效能管理模式,推动银行管理升级。
【课程收益】
Ø 了解银行业团队建设与管理的8个关键节点(团队效能模型);
Ø 明确定位新形势下银行业管理者的管理角色与职责;
Ø 塑造银行业管理者的管理心态;
Ø 培养银行业管理者面对困难的适应与突破能力;
Ø 找到银行业管理者管理认知的误区与瓶颈;
Ø 找到提升银行业团队效能的路径和杠杆;
Ø 掌握激活银行业团队,塑造良好管理氛围的方法;
Ø 掌握对应所属部门与成员的特点、现状的管理风格与策略;
Ø 掌握目标管理、执行、授权、激励、沟通、培育、创新与团建等技能模块;
Ø 掌握提升团队的主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关键;
Ø 掌握银行业管理新模式的构建方法与应用技术;
Ø 掌握“自动化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
Ø 掌握专业化银行业团队效能的四个平台化运作与七个长效机制应用;
Ø ……
【课程对象】
Ø 银行业中、基层管理者
【授课方式】
Ø 理论讲解+情景呈现+视频点评+ 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
【课程时间】
Ø 3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前 言:课程概述及逻辑框架的解读
Ø 释放银行管理效能的“完善组别化”组织基因
注:“完善组别化”基因的运行思维、方法与工具内容见后面章节授课时会大量现场使用
Ø 银行业团队效能管理模型
ü 1、愿景与目标设定
ü 2、关怀与价值呈现
ü 3、归属与激励环境
ü 4、利益与资源应用
ü 5、素质与能力提升
ü 6、协作与流程完善
ü 7、学习型团队构建
ü 8、使命与责任机制
Ø 八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团队升级
ü 个人为中心
ü 团队为中心
ü 发展为中心
ü 事业为中心
第一单元:银行业管理者角色修正——职责、意识、思维及行为的转变
案例分析:角色定位偏差导致的误解
目的: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Ø 团队的领导角色
案例分析:任劳任怨的刘行长
案例启示:关注的重点要从自己的表现转到团队的整体表现
Ø 制度的执行角色
案例分析:严格管理的张经理
案例启示:考核的目的不在于处罚,而在于避免违规再次发生
Ø 日常管理的角色
案例分析:说一不二的老赵
案例启示:不同阶段与不同事件要灵活应用管理风格
Ø 工作安排与协调中的角色
案例分析:无微不至的周行长
案例启示:不是传话筒,要有自己的判断,承上启下要真实有效
Ø 管理导向及培育人的角色
案例分析:独具慧眼的梁主任
案例启示:应以任务为导向,以提供成长机会为育人手段
Ø 管理者行为、动机、思维和意愿的转变;
Ø 管理者的六个管理心态
ü 积极心态——多一份主动(面对问题强意愿)
ü 空杯心态——多一份关注(看待问题提格局)
ü 学习心态——多一份思考(分析问题看思路)
ü 求实心态——多一份参与(解决问题促行动)
ü 感恩心态——多一份互助(提升效率重协作)
ü 富足心态——多一份成就(团队共赢传价值)
Ø 管理者提升过程中的障碍与应对能力
ü 障碍1:打工心态——自我设限模式
ü 障碍2:愿景模糊——职业倦怠
ü 障碍3:价值缺失——拖延
ü 能力1:面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ü 能力2:面对困难的突破能力
第二单元:团队环境与成员特点的识别与管理风格和策略
Ø 管理者实施管理的重点工作与步骤
ü 明确上级领导的要求与期待
ü 了解所属团队所处阶段及成员类别划分
l 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l 衡量团队成员的两条主线与四种类型
l 团队成员梯队化管理
ü 选择对应工作重点与管理风格
ü 找到并解决三类问题,建立团队信心与管理威信
第三单元:银行业管理者管理中的瓶颈与认知误区
——发现问题,了解背后的内因,扭转管理思维
Ø 管理技术混淆带来的必然现象
ü 为什么明确的战略与目标却无法保障实现?
ü 为什么制定的制度、流程、规范却无法保障执行?
ü 为什么细化的考核与奖罚却无法推动绩效提升?
Ø 管理层级划分与管理技术的配合技巧
ü 组织管理技术的三件事(方向、人、资源关系)
ü 职能管理技术的三要素(目标、制度规范、考核)
ü 团队管理技术的三基础(素养、能力、模式)
Ø 新形式下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ü 培养基本的职业化素养
ü 提升基本的职业化能力
ü 构建基础的“管理模式”
Ø 银行业精细管理中的难点与化解方法“创标建模”
Ø 快速发展中银行业管理者面对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ü 有限的管理资源
ü 有限的管理时间
ü “极简”的管理方式
Ø 团队中如何释放物质以外的管理效能
Ø 驱动团队“动力”有效性的两个原则
ü 潜移默化原则
ü 全方位原则
第四单元:银行业团队管理模式升级的思维与模式
--目标计划、授权激励、执行控制、跟进检查、持续改善、培养辅导等技术的综合化应用
Ø 目标管理中设定、认同、执行、跟进、改善、转化的方法;
ü 目标分解与设定的主、客观要素
ü 目标实现的“关键行为”指标对位
ü 目标执行中的四类管理动作的明确
Ø 管理沟通与“管理沟通的解码检核表”
ü 工作情景的确认
l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l 了解沟通对象的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l 发现沟通对象的价值
l 找到沟通对象的难处
ü 角色关系的确认
l 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定位
l 沟通对象的性格定位
ü 管理目标的确认
l 可实现性目标的特性
l 任务信息的4要素
ü 管理沟通策略的确认
Ø 新模式“完善组别化”的构建与技巧;
Ø 提升下属素质与能力的实践方法与步骤;
ü “善其下”
ü “憋得住”
Ø 驾驭新模式中管理者三种管理态度的转变;
ü 支持
ü 期待
ü 信任
案例解读:“全员管理思维”中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特长与潜能;
“人本管理思维”中管理者需要调整的三个管理思维;
Ø 银行业管理中“六字真言”的内在原理及作用
“完善组别化”互动实践:将所学综合应用,知行合一
1、如何形成团队激励?
2、如何化解团队矛盾?
3、如何提升团队业务能力?
解读与总结:整理、归纳“完善组别化”的关键动作
第五单元:银行业团队发展所需的团队凝聚力与氛围营造
——如何营造团队氛围,获得大家的支持与信任,调动大家的主动性
Ø 团队激励的推阶图
ü 需求与诱因
ü 动机-行为-目标
ü 产生“心流”
Ø 如何使团队激励更加精准、有效
ü 有效激励的七个原则
ü 有效激励的时机
ü 有效激励的频率
ü 有效激励的程度
Ø 团队内构建“和谐关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Ø 团队软性管理氛围的双向思考
ü Q12信息对管理者的测评与思考
ü Q12信息对成员的测评与思考
Ø 管理者如何建立成员的归属感
ü 归属感建立公式1(内部客户)
ü 归属感建立公式2(外部客户)
Ø 管理者如何建立下属的工作价值感
ü 价值感传递的“放大器”
Ø 管理者如何建立下属的工作信念
ü 文化导向的一致性“动作”
第六单元:银行业管理者综合管理应用工具与四大平台和长效机制
——工具化的应用使管理更加简单,可以为组织后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Ø 团队发展与完善组化的常用工具
ü 问题推进化管理法
ü 问题背后反映的四个层次问题及应对方法
ü 问题管理法的四种基模
l 价值观导向基模
l 技术与行为导向基模
l 问题发现与解决导向基模
l 风险应急预案导向基模
ü “问题解决推进表”的应用
Ø 银行业团队综合管理的平台化建设
ü 团队内部搭“擂台”;
ü 团队内部搭“舞台”;
ü 团队内部搭“讲台”;
ü 团队内部搭“晒台”;
Ø 银行业团队平台化管理的环境保障与机制保障
ü 内部活力机制建设
ü 内部轮值机制建设
ü 内部赛马机制建设
ü 内部连锁机制建设
ü 内部评议机制建设
ü 内部荣誉机制建设
ü 内部分享机制建设
ü 综合“管理道场”的形成要点
ü “日常化”与“透明化”的应用实践
Ø 银行业团队管理无法有效落地的内外因解读
注:管理者制定管理落地实施推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