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内训课>管理技能>中层管理 > 部署培育及OJT在职训练

部署培育及OJT在职训练

部署培育及OJT在职训练 - 授课老师

葛军

葛军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国内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资深培训师、咨询师。曾先后在世界500强大宇集团、海信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任职,具有近二十年的企业管理经历,六年以上的人力资源总监工作经验,数十家企业管理咨询经验。曾为几百家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高科技公司及民营企业提供过管理培训课程。葛军老师坚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定期参与咨询项目。确保课程内容实战、实操,不脱离企业,不脱离社会实践。在培训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采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授课方式,赢得了学员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一级师认证培训[详细]

部署培育及OJT在职训练 - 课程简介


【课程安排】

一、调研(了解层面评估):

1.培训前,通过电话、邮件、问卷等形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与授课老师直接沟通),对企业概况及学员需求,做一个深入调研,以确保课程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更具针对性。

2.依据确定的授课内容,调研学员听课前对培训内容的认知程度(了解层面评估表),以确保老师了解学员状态,把控好课程的深度,并为后续效果评估做基础资料。

备注:调研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而选择,另外需提前协商老师档期。

二、授课(以咨询的视角讲授):

破冰:

1.为保证效果、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采用团队竞赛的培训方式。

2.进行团队分组,确定每组的队长、队名、口号。

3.宣布课程进行中的团队比赛规则。

第一章  部属的培训管理 

(一)了解培训 

1.什么是培训?

2.为什么要培训? 

3.培训的流程管理

4.当前培训落地难

(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部门层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

2.岗位层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

( 模拟:根据部门现状进行部门层面的需求调查及分析

(三)制定部门培训计划

1.确定培训目标

2.制定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

3.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4.年度培训计划包含的内容

1)培训项目

2)培训目的

3)参训人员

4)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5)预计培训目标

6)重要性及达成目标

( 分组讨论:制定年度部门培训计划

5.项目实施计划包含的内容

1)目的

2)参加人员范围

3)培训内容

4)培训讲师

5)培训时间及地点

6)出勤要求

7)培训方式

8)考核(方法\时间\地点\奖惩\跟踪反馈等)

9)培训效果(目标)

( 分组讨论:依据前面所定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某一项培训实施计划。

(四)培训计划的实施

1.确定培训地点

1)操作现场

2)现场和教室讲授相结合

3)教室

2.培训场所的布置

1)圈形

2)U形

3)剧场形

3.准备好培训讲义、设备等

( 案例分析:该去哪儿培训?

(五)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五层次评估的内容

2.了解层面评估的方法运用

( 案例分析:船务知识培训的了解层面评估

3.反映层面评估的方法运用

( 案例分析:船务知识培训的反应层面评估

1)学习层面效果评估的方法运用

( 案例分析:船务知识培训的学习层面评估

2)行为层面平的的方法运用

( 案例分析:船务知识培训的行为层面评估

3)绩效层面评估的应用

第二章  部属的在职训练(OJT) 

(一)如何理解OJT

(二)OJT的工作步骤 

(三)制定训练计划----Plan

1.分析考核期内工作绩效差距

2.确定需部属绩效改进的内容

3.帮助部属制定在职训练(OJT)计划

( 案例分析:高翔6月份的在职训练(OJT)计划

( 分组讨论:结合工作实际讨论分析,制定一位员工的月度绩效在职训练(OJT)计划

(四)训练的实施----DO 

1.测试:你是一个称职的教练吗?

2.称职教练的特点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确立清楚的目标/标准

3)定期给予反馈

4)经常对绩效进行观察

5)给予有建设性的反馈

6)对成绩进行表彰和奖励

7)定期提供培训  

8)提供有益的建议  

9)花时间帮助员工  

10)倾听的效率很高  

11)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技巧

(五)训练结果的评价----See

1.员工对自我改善的结果作自我评价 

2.主管对部属的改善情况评分 

3.和部属面谈 

4.记录评价结果 

5.存档

(六)建立员工在职训练(OJT)档案卡

课程回顾与分享:学员的心得体会;学员的案例分享;老师的课程回顾与现场答疑

三、问卷(反应层面评估):

1.培训项目结束时,立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评估。包括对培训讲师、培训科目、设施、方法、收获、特别是培训内容的看法。这个评估可以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

2.依据授课内容,对学员听课后的感知情况,进行课程后评价并统计结果。将评价数据与培训前调研数据做比对,以此来确定学员在培训前、后,对知识掌握的提高程度。通过培训前后的数据对比,将培训效果的基本价值直观体现出来,避免培训后看不到效果的尴尬,让企业领导看到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有利于培训主管开展工作。

3.问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评估表。

备注:问卷部分根据合作机构及终端企业的需求选择,可用机构或企业的评估问卷。

四、考试(学习层面评估):

1.培训课程结束后,采用书面考试和课后作业的方式,考查学员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考试环节的设计,可帮助学员对培训内容整体回顾、总结、消化,并与自己实际工作对接。

2.考卷结果由合作机构或者终端企业汇总,并提供给培训讲师一份汇总版。

3.作业部分是培训现场的延伸,引导学员通过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对作业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对作业题中出现的场景,找出更优的解决方案,提高参训者由知到行的转化能力。

备注:考卷及作业部分由培训师根据课程内容针对性设计。

五、跟踪(行为层面评估):

1.培训项目结束后三个月,为行为改善期。讲师针对本次授课内容,提出行为层面的改善点,学员对照需改善点的差距,提出改善措施,并由企业跟进检查改善情况。由受训人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确保学员工作技能的提高。这个层次的评估通常需要借助《行为改善措施表》,来记录学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变化。

2.行为层面的评估是考查培训效果的重要的指标,也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精力。

备注:《行为改善措施表》由培训师根据课程内容和企业对学员的要求针对性设计。


阅读更多
img

需求提交

需求提交